时间:2022-11-09 15:57:22 | 浏览:787
贾湖骨笛
最近两期的《国家宝藏》中,湖北省博物院和河南省博物院分别推荐了曾侯乙编钟、贾湖骨笛,这一大一小两件乐器,我们知之甚少,却一发音就震撼人心。
也不禁引人好奇,除了这两样,我们还有哪些传承千年的民族乐器?
中国古代有一种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分类的方法,称为“八音分类法”。八音是指的八种材料“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铃、锣等。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曾侯乙编钟距今24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
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石排箫、玉笛。
磬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随曾侯乙编钟一起出土的曾侯乙编磬是迄今所知造型最精美、磬块数量最多的编磬组合。
曾侯乙编磬
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等。
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
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
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
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
鎏金铜缶
指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类乐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是群音之首,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距今2000多年的虎座鸟架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现也成为荆楚文化的代表。
虎座鸟架鼓
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
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虞舜作五弦之琴的传说,到了周朝“文武二王,各增一弦”,至此,五弦琴成为七弦琴的形制。而古琴文化历史,实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最早的“黄帝鼓清角之琴,以合大地鬼神”、箕子“隐而鼓琴自悲”,当时称为鼓琴。文人的四艺“琴棋书画”,琴为四艺之首。
至今较早出土的琴为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琴,前者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而后者距今则有1900多年的历史。
“瑟”,古代弹弦乐器。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其历史久远。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瑟弦数为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古瑟至南北朝时期失传。
西汉黑漆七弦琴
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如箫、箎(音chi,二声,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等。
在竹制的古乐器中,最重要的是排箫,它有发标准音的功用。今存最早的竹质排箫,战国曾侯乙墓出土,距今已2400多年。
篪是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形似于笛,据《周礼·郑玄注》:“篪,如管,六孔”,与笛不同是两端都是封闭的。其音色悲,能与埙很好的相合。常用“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形容兄弟和睦。篪,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
曾侯乙墓竹排箫
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尚书》、《诗经》已有相关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汉以后,簧片渐改用铜制。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笙是和声乐器,而竽形状很像笙,比笙大一点,战国以前在民间极为盛行。关于竽,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个滥芋充数的成语典故,可见笙和竽早在数千年前就己经在民间普遍流行。
曾侯乙墓匏笙
指木制的乐器,如柷(音zhu四声)、敔(音yu二声)等。
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敔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敔
当我们摆脱了几千年前,或者几百年前的封建礼教束缚时,回头遥望一眼,你也许会回忆,好奇那些凐灭在时间洪流里的光影。你会蓦然发现,其实那些政治礼教随着时间褪色后,那些人的身影,他们的生活。提到古典两个字,也许你会想起故宫,想起颐和园,想起古诗词。
今天鲸探将发2款藏品:《曹门春秋乐器组合》、《曹门湾编钟》,发行价格18,发行数量10000*2。《曹门春秋乐器组合》、《曹门湾编钟》是基于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曹门湾墓区1号墓出土乐器(复制品)的外形经二次创作而成。曹门湾墓区1号墓为长方形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七八月份,炎炎夏日,外出旅行就得找个凉快地儿。前两天我又去了趟陕南,在汉江边儿的一座千年古城里,过了个惬意的两天一夜的短暂假期,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赶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能逛能吃能玩水,算是
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对我们所处于其中的这个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常人对宇宙的认识,只限于目力所及的有限宇宙时空范围,日月星辰,银河璀灿……现在科学技术,为科学家探索宇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使人们看到了河外星
小学到高中都在考,尽早打印其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也就是基础知识越牢固,成绩才会越优秀。老教师整理:五千年国学常识合集。就像我们在修建房屋一样,只有基脚牢固了,才能修建出高大坚固的房子。
千百年来,鸣沙山见证了丝绸古道的兴盛繁华,月牙泉目睹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月牙泉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鸣沙山清澈的眸子,鸣沙山是月牙泉坚实的臂膀。鸣沙山,月牙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相依相偎了千百载的悠悠。
许多人应该都会想到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吧。那么在这遥远的西北荒漠中,又是什么孕育了这璀璨繁华的敦煌文化呢。它的水来自哪。目前有何危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期视频的主角——月牙泉。月牙泉位处荒漠,为何千年不枯。
小镇花开春意浓 夏日民俗活动篝火晚会受游客青睐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接待点,全长511米,总占地面积113525.74㎡,建设面积48800㎡
我是子睿,头条旅行指路官,关注子睿,旅行不迷路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自己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创建慈恩寺。由高僧玄奘,也就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在这里做主持,并亲自督
西安一直都以曾经是大唐都城长安城而自豪,但是,很多游客来西安之后,除了在大明宫和曲江看一些现代重修的仿古建筑外,很难找到真正的唐代建筑。其实,西安现在还留存有6座建于唐代的古塔,座座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