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之美——阮

时间:2022-11-09 16:29:33 | 浏览:39

【概述】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始于宋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起源及发展】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

【概述】

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始于宋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起源及发展】

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或秦汉子。

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

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

【结构】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种类】

阮的品种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列乐器。

【发展至今】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

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诗词典故】

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

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玆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有“阮咸”一个。中书监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

【曲目】

《三峡流泉》 阮咸

《闲云野鹤》刘星

《丝路驼铃》

更多内容请关注“天下古琴”微信公众号(ID:tianxiaguqin)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汽车轮胎批发信息安阳新闻头条网车主网杰森斯坦森影迷网龙岩沉缸酒资讯网柏林旅游网手工艺术品官网贵州旅游网普吉岛旅游网华为手机评测网王源歌迷网南宁新闻资讯网泰坦尼克号邮轮金牌月嫂网朋友圈说说网
中国音乐乐器网-中国传统乐器大全、十大民族乐器、古典乐器、汉代吹奏乐器、 葫芦丝、二胡、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传统乐器演奏流行音乐、传统吹奏乐器、吹奏电子管乐器、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中国民间乐器大全、世界十大乐器排行榜。
音乐乐器网 qiaokeren.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