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6:40:37 | 浏览:973
安可国风音乐季
线上课回顾·国乐盛典
【器乐篇】
国庆假期后,安可音乐线上直播课重磅回归啦!
这一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精彩呢?让我们一一回顾哇~~
什么是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特指中国器乐与中国声乐,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从孔子传六艺再到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发展。中国素号“礼乐之邦”,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的传统乐器更是琳琅满目,各有千秋。
老师在这次的课堂上精选了几类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
一一为大家讲解背后的小故事。
敦煌最著名的就是莫高窟的壁画了。敦煌里面的壁画也有西游记的主角们。他们是以壁画、彩塑的形式出现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哦。除了壁画外,莫高窟中还保留着王道士重塑或改修的孙悟空和唐僧彩塑共3座。
那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莫高窟的壁画吧。
敦煌壁画中最常见的乐器则是琵琶。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颈与面板上设有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琵琶发声十分特殊,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它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已经不是那时候的诗人的夸张的创作手法了,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一种演奏效果。
冬不拉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疆人他们是中国的少数名族他们具有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
新疆载歌载舞的习俗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么他们的传统乐器——冬不拉要带大家认识一下。
那么冬不拉的由来其实是有个有趣的故事的——《老牧民阿肯》: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狗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狗熊伤害了。
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熊,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熊,并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二胡
二胡在民乐中的地位基本等同于小提琴在西洋乐中的地位。二者的音色都接近人声,也都是拉弦乐器。但由于琴箱的大小不同,音柱的设计不同等原因,导致二者的音色不同。
因为历史悠远、所以它有一种独有的历史厚重感。
其一是因为:二胡从唐朝传入中原以来,不断发找到今天历史久远。
其二是:街头巷尾的乞讨者也令人对二胡这种乐器具有一同凄凉的感知。再加上二胡的传统曲目包括二泉映月江河水等等都是要么描写惨淡人生要么取材于历史悲剧故事,演绎起来就更加重了沧桑感。更何况其中会有一些技巧来特意加重这些感受,比如江河水,会有按压擦弦的技巧,使琴发出的声音类似哽咽的效果。
实际上,二胡可以有很多全新的理解,可以去了解一下国外人对不仅仅是二胡,包括中国民乐的不受国内传统思维限制的理解和创作。
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它是一种拉弦乐器,由于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个马头装饰,所以由此命名。它的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现力丰富。除了为民歌与说唱伴奏外,还常用于独奏与合奏;不仅演奏旋律,而且适宜于表现马匹的奔跑与嘶叫。蒙古的器乐曲多半是民歌旋律的器乐化。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编钟
编钟上的钟的排列顺序都是有规则的,音调是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的,由不同的器具敲打,它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这是因为中国的旋律线条比较鲜明,而外国乐器比较注重和声的概念。
国乐盛典【器乐篇】的回顾就先到这里啦~
下一期将会有更加精彩的内容分享哦
让每位小朋友都能尽享音乐之美
《周礼·地官司徒》中有君子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分别是五类礼仪、六种乐器歌舞、五种射箭法、五种驾驭马车法、六种造字法、九种数学计算法。可以说是真正的文武并进,从身体到灵魂的全面进步。 而这些,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的
古人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吕氏春秋”。根据20世纪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源源不是三千年、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者更为遥远,八、九千年以来,中国音乐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间断,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据说中国民间乐器有700多种5
随着国家宝藏2第三期的播出,让琵琶、箜篌、筝等中国乐器又再次绽放光彩。那中国一共有多少中传统乐器呢?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在古代,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标志,特别是在民族文化习俗与音乐鼓舞方面尤为突出,比如京族独弦琴、佤族木鼓以及箜篌引等。一、京族独弦琴独弦琴是京族弹弦乐器,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
欢迎来到小侯的狼居胥山!说到音乐一些人总是说一些“亚洲音乐看日本”之类的话。这一点小侯十分不赞同。小侯倒是认为“亚洲音乐看华夏”才对。当然现在确实是有一点给老祖宗丢人了。常见的乐器说到我华夏音乐就不得不提汉族这个在华夏大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民
古琴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吹箫周代时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这也是中国古代首次对乐器的分类。大鼓所谓“八音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摘自:大胖胖a的博客
中国传统乐器历史悠久今天分享给大家12个流传至今的古乐器请和孩子一起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美妙吧1笛子小知识笛子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曾用动物的骨骼如鸟类的翅骨、腿骨制作笛子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摘自:大胖胖a的博客
在中国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弹奏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下面介绍最具代表的中国古典十大乐器。1、鼓鼓的出现比较早,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鼓作为乐器是从周
在远古时代,那时的古人早已会制作乐器,远古乐器的作用,基本上是与生活、狩猎等相关,例如最早发现的乐器骨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和打猎联系到一起,骨哨是用动物的骨头制作而成,所吹出的声音较为单调,类似一种鸟叫的音律。还有一种乐器名为埙,只能吹孔,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音乐领域的文化精粹更是浩瀚如烟海,自古至今产出了众多表现力丰富的经典代表作品。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国风之美的借鉴往往成为点睛之笔。中华民族自古乐器有“八音”之说,古有三字经曰“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就是按制作
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音乐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国人,同时也留
安可国风音乐季线上课回顾·国乐盛典【器乐篇】国庆假期后,安可音乐线上直播课重磅回归啦!这一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精彩呢?让我们一一回顾哇~~什么是中国音乐?中国音乐特指中国器乐与中国声乐,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
九大中国传统乐器,藏于古典诗文中,带你感受别样音乐之美!琵琶代表曲作:《十面埋伏》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现出大量的琵琶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