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6:42:58 | 浏览:439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与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
《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说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孔子擅鼓瑟,用来为诗歌伴奏,在当时,孔子鼓瑟是独立成家的,号称“孔门之瑟”。
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
1979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一张古瑟,它是战国初期(公元前433年以前)楚国的诸侯曾国制作的,尾端有龙的形象雕塑,共鸣箱侧面有彩绘的凤凰图案。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瑟,现藏在湖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