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传统乐器,不光只有冬不拉

时间:2022-11-09 17:30:51 | 浏览:27

在五彩斑斓的天空下,在四季流转的旷野上,在每次转场的路途中,每一次的演奏与聆听,每一个自由且美丽的灵魂,无不因传统乐器的陪伴而升华。▲乐器陪伴哈萨克牧民行进于转场路途 源自公众号“图说新疆沈乔”央视播出的一档民歌文艺晚会中,婉转深沉的哈萨克

在五彩斑斓的天空下,在四季流转的旷野上,在每次转场的路途中,每一次的演奏与聆听,每一个自由且美丽的灵魂,无不因传统乐器的陪伴而升华。

▲乐器陪伴哈萨克牧民行进于转场路途 源自公众号“图说新疆沈乔”

央视播出的一档民歌文艺晚会中,婉转深沉的哈萨克族经典歌谣被巧妙地称作“通天之声”。

如果说骏马与歌谣是哈萨克民族的一双翅膀,那么,承载了“通天之声”的传统乐器不失为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伴侣”。

历史交替的舞台上,时光深处的音符里,它们正款款走来,次第出场……


家喻户晓“大明星”——冬不拉(dombura)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最负盛名的冬不拉。

其名称来自哈萨克语“dombura(也有dombira、dombyra等写法)”,大意为“给乐器定弦后弹奏出来的声音”。

冬不拉不仅分布于我国新疆,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也可听到冬不拉的歌声。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朋相会,抑或是山花烂漫之际,欢快热烈的阿肯弹唱会上,能歌善舞的男女老少手中,无处不见冬不拉的身影。

▲用冬不拉抒写着生活的苦辣酸甜 源自公众号 文旅海淀、最后一公里

郭沫若曾在《白鹭》中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乐器冬不拉亦宛如一首精巧的诗——悦耳的音色,美丽的外形,无不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新疆,民间传统的冬不拉根据其音箱的形状大致可分为两种, “阿拜冬不拉”和“江布尔冬不拉”(也译作“加布冬不拉”)。

这两种冬不拉的名字源自于两个名人,阿拜冬不拉是以近代诗人阿拜的名字命名的。

▲阿拜与阿拜冬不拉

江布尔冬不拉是以即兴吟唱艺术家江布尔的名字命名的。

▲江布尔与江布尔冬不拉

用两个名人的名字给两种冬不拉命名,既起到区分的作用,也是对他们崇高的敬意和纪念。

▲江布尔(加布)冬不拉和阿拜冬不拉 图源 《世界民族乐器》

阿拜冬不拉的琴箱略微有棱角,呈现出线条感,中部较宽,上部和下部较窄,近似五边形。江布尔冬不拉的琴箱呈椭圆形。

音量较小的阿拜冬不拉适合用来自弹自唱,音量较大的江布尔冬不拉适合用来演奏乐曲。

视频中,哈萨克音乐大师沙依拉西·加尔木哈买提正在用江布尔冬不拉演奏经典名曲《白哈巴河的波涛》(Ak kabanin tolkini)。

于“轻拢慢捻抹复挑”间,音符像白哈巴河里的朵朵浪花,拂着我们的耳膜,抚着我们的心房,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很难不感叹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


情深义重“歌唱家”——节特根(Jetigen)

冬不拉不负众望的表演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歌唱家”节特根。

哈萨克语中“Jetigen(节特根)”由词根“Jeti”和构词词缀“-gen”构成,意思就是七弦乐器。

节特根也称节特曼、节特康,属于齐特类(zither)乐器。汉族的传统乐器古筝和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卡龙等都属于此类。


▲古筝

▲卡龙琴

节特根是一种卧式弹奏乐器,琴身长一米左右,呈长方形,木盆状音室脱胎于整块木头,使其具有大音量、宽音域的特点。

节特根无松紧琴弦的琴轴,用马尾丝固定的7根弦下,由7枚髀(bì)石(羊或其他动物后腿膝关节的骨头)作为琴码,通过来回移动作为琴码的髀石,来调节音调的高低。

这种古老且美妙的乐器是一朵于苦难中开出的花,因为它的起源,伴随着忧伤的传说。

一对老夫妇的七个孩子相继去世,悲痛万分的老人没有条件祭奠逝去的孩子,只好将干枯的树木雕凿成乐器。

每当逝去一个孩子,老人就会在这个乐器上增加一根鬃毛弦,然后用孩子们的玩具髀石作为琴码,弹奏忧伤的乐曲,以表达对孩子们的思念。

老人分别为七个孩子创作了七首乐曲,即

《qaraʁəm(哈拉格木)》我的挚爱

《qanatsənar(哈那提斯那尔)》折翼

《qumarəm (库马热木)》迷恋

《otsøner(沃提索涅尔)》熄灭的火焰

《baqətkøʃti(巴合提阔什特)》不幸

《kyntutəldə(昆吐特勒德)》日食

《qusaboldə(库萨波勒德)》心痛

后来,人们称这种乐器为“节特根”,即“七弦乐器”。

悠扬温暖的琴声让我们沉醉其中,对亲人的真挚感情让我们为之动容……


才貌兼备“俏佳人”——斯尔那依(Sernay)

节特根的跌宕起伏刚刚画上圆满的句号,

随着声声柔和的低语,“窈窕淑女”——斯尔那依(Sernay)的身影由远及近。

斯尔那依(“通过吹奏发出声音”的乐器一般会被称作Sernay),它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

泥土制成的斯尔那依,称为萨孜(saz,意思类似于“泥土、沙土”之类的)斯尔那依,类似于汉族的传统乐器“埙”。当然,也有用芦苇制成的斯尔那依。

▲埙

▲萨孜斯尔那依

私语般的美妙之音如同说不尽的知心话,徐徐流淌进我们心中。


非同凡响“小天鹅”——库布孜(Kobyz)

阔别“少女”斯尔那依,“天鹅”库布孜(Kobyz)“拍一拍翅膀”,悦耳动听的乐声就是它在天空飞过的印迹。

库布孜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部分地区,状如天鹅。因此,库布孜在十分珍视天鹅的哈萨克族人民的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库布孜的琴身是木制的,琴杆装有指板,整个琴的上端向内弯曲,仿佛颀长美丽的脖颈,琴腹呈勺形,完美的弧度就像强健有力的翅膀,让人不禁脑补出演奏者一松手,这只“天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上天去的画面。

关于库布孜的起源,人们普遍赞同库布孜是哈萨克族著名的民间艺人、被尊称为“哈萨克族音乐之父”的霍尔赫特创造的。

库布孜的分类方法不拘一格,众说纷纭。查阅相关资料,其中说法最多的是,按照音域的不同,库布孜可以分为高音库布孜、中音库布孜和低音库布孜等;

按类型不同,可分为古典库布孜与现代库布孜;而古典库布孜根据共鸣箱及音量的大小又分为“克勒(或禾勒)库布孜”( kyl kobyz,意思是 “用马鬃之类的材质做的库布孜”)和“纳尔库布孜”(Nar kobyz)。

▲克勒库布孜 图源:Kyl Kobyz - Raushan Orazbaeva - Kyl Kobiz (raushan-orazbaeva.com)

那么问题来了,“纳尔库布孜”(Nar kobyz)中的“nar”在哈萨克语中是“单峰驼”的意思,所以直译过来,“Nar kobyz”是“单峰驼库布孜”,但是鄙人在官方资料中,并没有查到库布孜和单峰驼,或者骆驼,存在直接关系的相关文字说明。

哈萨克族民间传说中有“霍尔赫特用骆驼的皮做库布孜”这一说法,在往期文章中有相关内容,但是没有特别提到是用单峰驼的皮制作的。

结合坊间流传的说法,“纳尔库布孜是‘比较大的库布孜’ ”,所以不排除因为此类库布孜比较大就把它叫做“单峰驼库布孜”的可能。而且在骆驼家族中,论体型大小,单峰驼确实更胜一筹。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书写错误,并且错误的写法沿用了下来。

查阅相关网站可知,哈萨克语中有一个形容“大的”单词,和“单峰驼”这个单词,虽然读音不尽相同,但是相对而言,写法是相近的。

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纪念邮票上的库布孜和骆驼,似乎暗示着二者之间可能真的存在一定的联系,等着我们去发现。

思考过后,我们来听一下库布孜深沉、细腻、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吧。

P.S.现代库布孜类目下的“小提琴式”面板库布孜与西洋乐器小提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的琴身、弓子的形状和小提琴相同。

如此看来,这只“天鹅”不一般——它确实是一位优秀的“跨界艺人”。


告一段落“休止符”——所谓的尾声

除了上述“登台”的“几位”,“灵魂伴侣”还有低数着历史年轮的达布勒;其声如呦呦鹿鸣的“心笛”斯布孜额等,

这些传统乐器像一首首悠远的民歌,似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唱不尽,说不完,绘就了哈萨克族这一古老民族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

我国是⼀个极具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各民族音乐特色鲜明,乐器纷繁多样。

少数民族乐器的存在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世界文明的长河里,中华文化是灿烂的一颗星。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它们同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一道,装点着人类文明休戚与共的历史舞台。

▲《冬不拉曲圣——胡尔曼哈孜》斯尔哈孜·巴依居玛油画作品,图源:小红书

想要挖掘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内核,更深入地钻研和考证是不可或缺的。这次所谓的小科普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如有疏漏,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相关资讯

10种传统糕点的做法与配方

中式糕点指的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糕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身为吃货的你怎么能不了解。1 桂花糕桂花糕从诞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糯米粉,蜜糖和桂花为原料,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吃多了甜腻的西式糕点,是不是偶尔也会怀念小时候的绿豆糕,发糕。

盘点我国各地“传统糕点”,是儿时的味道,传承百年,有你家乡吗

盘点我国各地“传统糕点”,是儿时的味道,传承百年,有你家乡吗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其实我国的美食文化,和历史一样,都有上千年的传承,像是现在大家所吃的美食,都是从古代一点点改变过来了,虽说我们容纳外国美食,但人们还是习惯吃本地美食,甚至

“公认好吃”的4款传统糕点,经典老味道,别具特色,解馋又便宜

“公认好吃”的4款传统糕点,经典老味道,别具特色,解馋又便宜我国不仅是文明古国,还是一个美食大国,美食文化和历史文化一样悠久,不仅如此,我国的美食种类也非常多,因为环境和天气的因素,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菜系,还有数不胜数的小吃,但要说最有

中国这4种传统糕点,建议尝尝,传承上百年,味道独特,老少皆宜

中国这4种传统糕点,建议尝尝,传承上百年,味道独特,老少皆宜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不仅历史文化悠久,就连美食也非常多,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记得在前不久小编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口味要多一下,杂一些,还有宽一些,东西南北,咸甜酸辣都要品尝一

4款公认好吃的传统糕点,个个经典,记得给父母买点,好吃又实在

4款公认好吃的传统糕点,个个经典,记得给父母买点,好吃又实在糕点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会在空余时间吃上几块,既能消磨时间,还能垫垫肚子,虽说大家都会吃,但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吃的糕点种类确是不同的,年轻人喜

中国10大传统糕点,传承三百多年,瞧瞧你见过几种,你都吃过几

中国10大传统糕点,传承三百多年,瞧瞧你见过几种,你都吃过几样中国历史悠久,不仅有很多传统上的文化,饮食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这话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每天吃到的食物都是自己最爱的。

盘点我国各地“传统糕点”,个个经典,传承上百年,有你家乡的吗

盘点我国各地“传统糕点”,个个经典,传承上百年,有你家乡的吗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不仅仅体现在文明上,饮食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现在人们吃的美食,大多数是从古时候就流传下来的,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大家可别小看美食,一个地

4款“传统糕点”,过年多买点,老少皆宜味道好,招待客人有面子

4款“传统糕点”,过年多买点,老少皆宜味道好,招待客人有面子马上要过年了,每家每户都在收拾屋子,置办年货,等在外打拼的游子回家, 大家好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那说起置办年货,这可大有讲究了,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因此家家户户准备的东西也是不一样,

中国10大传统糕点,都是经典老味道,好吃不贵,瞧瞧你吃过几样

今天蓉儿盘点了10款传统糕点,都是经典老味道,好吃不贵,在家做也简单,步骤详细,瞧瞧你都吃过几样呢?┄【桂花糕】┄桂花糕应时节而生,淡淡的清香,吃起来糯糯的,还有淡淡的甜味,是儿时记忆中不可替代的美食之一;〖 食材清单 〗粘米粉380克、糯

中国传统图案收藏

中国传统图案收藏。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保龄球初学网元宇宙资讯网净水器资讯网舟山新闻消息网舍得酒业A股瑞士旅游网衡阳新闻头条网鹤壁新闻头条网保险资讯网周易算命大师七夕情人节手表腕表之家羊宝宝取名字乳名网猴宝宝起名字刘姓男孩名字大全易经风水大师网何姓取名网韩姓取名字大全超能一家人电影网三亚婚纱摄影网念念相忘电影网台州头条新闻网速度与激情10影评网狮子座星座网免费抽签网唐氏起名网朱氏国学起名网郑姓兔宝宝起名双子座星座网深海电影影评网
中国音乐乐器网-中国传统乐器大全、十大民族乐器、古典乐器、汉代吹奏乐器、 葫芦丝、二胡、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传统乐器演奏流行音乐、传统吹奏乐器、吹奏电子管乐器、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中国民间乐器大全、世界十大乐器排行榜。
音乐乐器网 qiaokeren.com©2022-2028版权所有